【要了解VBT,要先知道動作選擇的Force-Velocity(力量-速度)關係】
常困擾肌力與體能教練出課表時的問題
尤其針對不同訓練週期的動作選擇上,就是
『我到底要有多少訓練動作??』
肌耐力?最大肌力?爆發力?發力率?
是不是每種訓練目標都要有好多種動作?
如果真的成立
一個肌力與體能教練不就需要上百、上千種動作變化?
曾經,這也是困擾我的問題
直到我開始了解動作選擇的Force-Velocity(力量-速度)關係
一種訓練動作,假設以全力執行
將在不同的負荷下,將會產生不同的訓練適應
例如:一個背蹲舉(Back Squat)的動作可能在一年四季都有
但每個時期的訓練目標是不相同的
最主要的原因,來自於不同負荷所能產生【槓鈴速度】是不同的
從影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,輕負荷的跳躍加聳肩(Jump Shrug)
可以產生高達 2.83公尺/秒 的槓鈴速度
而透過VBT 的概念,肌力與體能教練可以清楚的紀錄下這個數字
不但可以當作選手的個人追蹤
更可以清楚地運用在動作選擇上
而不是擔心自己想破頭卻變不出新動作!
這樣的概念,更是清楚的發表在 NSCA 的官方期刊當中
當作 2017 年的再教育學分取得的指定閱讀教材喔!
如果你想了解 VBT 的概念如何用在不同訓練週期中
想更清楚 Force-Velocity(力量-速度)關係在肌力與體能上的應用
本週即將到來的 【Velocity Based Training (VBT) 速度依循訓練】基礎班
絕對是你最佳的選擇
7/13 已經額滿
7/14 還剩下兩個名額
要報名手刀囉
報名網址:https://docs.google.com/…/1FAIpQLScv7QacYPPiEi14U…/viewform…
更多相關資訊,請查詢粉絲頁中的 VBT 相關文章
【Velocity Based Training (VBT) 速度依循訓練,讓運動員有最佳的功率表現】
https://facebook.com/qr?id=492625154610471
【如果我告訴你再也不用測最大肌力了,你相信嗎?】
https://facebook.com/qr?id=498162787390041